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磊研究员做客高精尖创新系列讲堂 返回列表
161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磊研究员做客高精尖创新系列讲堂

2021/06/19

2021年6月19日上午,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邀请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王磊研究员,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馆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关于内质网稳态与人类健康的学术讲座。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王新泉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王磊研究员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内膜系统最大的组成部分,是蛋白质合成、加工的工厂。在内质网合成的分泌蛋白和膜蛋白约占细胞所有蛋白质的三分之一,承担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这些蛋白往往富含二硫键,其氧化折叠过程主要由内质网中的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及其上游巯基氧化酶Ero1所催化。Ero1利用O2氧化PDI并产生H2O2,内质网中的过氧化物酶GPx7可以利用Ero1所产生的H2O2。


王新泉教授


王磊在生物物理所攻读博士学位时师从王志珍院士,期间开始研究体外重构真核细胞内质网氧化折叠系统,博士毕业后拓展到内质网氧化还原稳态与人类健康研究。在过去的工作中,其团队阐明了内质网中的氧化还原酶系统维持蛋白质氧化折叠高效性和安全性的工作机制。


王磊研究员


在讲座中,王磊介绍了其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在近期的工作中揭示了分泌途径新型激酶Fam20C通过磷酸化Ero1和PDI以调节内质网稳态的新机制。提出并验证了Fam20C激酶属于高尔基体定位膜蛋白,其成熟和活化受到高尔基体蛋白酶调节这一新概念。此外,王磊还详细介绍了内质网氧化还原稳态在衰老、癌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靶向Ero1-PDI互作是抗癌和抗血栓治疗的一种新策略。


会议现场


讲座结束后,针对在场师生所提问题,王磊研究员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解答。他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和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给广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场提问


高精尖创新系列讲堂,为贴近学科前沿,拓宽学术视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并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未来,中心将积极挖掘自身潜力,组织开展更多富有前瞻性、创新性的学术讲座,以更好地促进学科建设,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师生学术能力而服务。



人物简介


王磊,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师。2009年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获博士学位。2020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主要从事细胞内质网稳态与人类健康的相关研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作为通讯作者在EMBO J, Redox Biol, Aging Cell, ARS, JBC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受邀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作专题报告。



高精尖创新系列讲堂

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结构生物学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来中心举办学术讲座沙龙。讲座旨在推动传播结构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分享学术大师们的科研方法与思想,展示他们丰富精彩的科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