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共建,成立于2018年,中心主任为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作为北京市构建高质量发展新范式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推动结构生物学作为学科交叉点作用,致力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从0到1基础科学难题突破。
中心汇聚了中国结构生物学领域最顶尖的科研团队,包括多位中科院院士、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中心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博士后、博士,已为国内外院校输出大量优秀年轻科研人员。中心还建立了由十余位国外结构生物领域专家组成的国际学术委员会,其中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推动结构生物学作为学科交叉点作用,重点布局了“新一代冷冻电镜装置及核心技术研发”、“人工智能驱动的生物结构新技术开发”、“基于生物结构的创新药物发现与研制”和“生物结构前沿知识发现与建立”等诸多前沿领域。
发布中心最新发展动态、重大事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
了解中心最新最全会议动态、详情,注册报名参加会议。
查看中心宣传片;通过科普视频直观、生动、深度地了解中心科研成果。
发布最新人员招聘信息;查阅中心联系方式、中心行政团队信息。
2021年6月19日上午,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邀请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王磊研究员,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馆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关于内质网稳态与人类健康的学术讲座。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王新泉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2021年6月7日上午,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双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获得者徐彦辉教授,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馆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关于转录起始复合物工作机制的学术讲座。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王新泉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聆听。
2021年5月14日,清华-Science系列大讲堂迎来“结构生物学和药物设计”专题的第三讲——“激酶”专题。本期嘉宾为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吴皓教授以及斯坦福大学医学院Christopher Garcia教授,两位嘉宾皆为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艺术与科学院双院士。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宏伟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2021年3月5日,清华-Science系列大讲堂在结束“剪接体和RNA”专题(共三讲)后,“结构生物学和药物设计”专题正式拉开帷幕。首期嘉宾为清华大学药学院刘翔宇研究员和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Bryan L. Roth教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宏伟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2021年3月2日,清华-Science系列大讲堂第三讲接踵来至,本期嘉宾为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主任、欧洲科学院院士Reinhard Lührmann教授和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员,施一公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1 月 13 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 2020 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十大进展由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的资深专家评选,并经中国科协...